减水剂的原理
减水剂是表面活性剂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。减水剂可以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情况下降低单位用水量;或者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,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;或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效果而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。目前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,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。
水泥与水混合后发生水化反应,出现一些絮凝结构,包裹了大量的搅拌水,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(也称和易性,主要指新拌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性能,即在搅拌、运输、浇筑等过程中的性能,它能保持均匀和致密而不分层和离析)。为了在施工期间保持所需的和易性,有必要相应地增加搅拌水量。由于水量的增加,水泥石结构中会形成过多的孔隙,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。如果包裹的水可以释放,混凝土的用水量可以大大减少。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,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就能起到这样好的作用。
减水剂掺入混凝土时,减水剂的疏水基团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,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,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膜。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作用,水泥胶体颗粒表面具有相同的电荷符号,因此在同性斥力的作用下,不仅可以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,而且可以使水泥在加水初期形成的絮凝结构分散崩解,从而释放出絮凝结构中的水分,达到减水的目的。
减水剂的加入不仅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,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中的水灰比,使水泥浆体的内部孔隙体积明显减小,水泥浆体更加致密,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。
以上就是这次的内容了,后续依然会持续更新减水剂、三聚磷酸钠的知识的。
关键词: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相关新闻
2023-08-07
2023-07-26
2023-07-16
2023-07-06
2023-06-26
2023-06-16